俏温婉,在周围一片姹紫嫣红或清冷高贵中也不会让人忽视。
弘嘉帝坐上了龙椅,皇后和丽贵妇分坐两侧,两位皇子则站在了御阶上,群臣跪拜之后,弘嘉帝照例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开始走流程了。
太监们将喜折全部收了上来,然后开始宣读,下面的人都认真且有些紧张地听着,在心中比较着自己与竞争者的实力。
金绾在上次的赏花会上才第一次见到荣韶凌,真正的面对面,也只有桃林中那几句话的时间,只记得是一个俊美但冷厉的男子,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少年老成。
太监一本本读着喜折,除此之外,大殿上很安静,金绾悄悄抬眼看向荣韶凌,却再一次四目相对,荣韶凌正眉眼含笑地看着她,金绾有些害羞,又急忙将眼睛垂下。
荣韶凌从之前桃林相见就知道这姑娘怕他,大约是不满意这桩婚事的,但他还是联系了金家,定下了婚事。
他不想放弃一见倾心之人,也没时间等她爱上自己,今年他势必要娶正妃的,错过这次就是一生了,他不可能让自己心仪之人委屈做妾。
这段时间他一直给金绾写信谈心、送东西讨好,希望能改变金绾的看法,至少不能再怕他。
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刚才金绾回避他的视线,已不是初见时的恐慌,更多的是偷看被发现的羞涩。
喜折很快就宣读完毕,两位皇子基本算是平分秋色,选荣韶凌的有十七家,选荣韶光的有十六家。
“韶凌,你选哪家闺秀做你的正妃啊?”弘嘉帝开口道,有些显而易见的不悦。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选荣韶凌的人家更显赫,宁国公白家、汝阳侯莫家、右相陶家、都察院齐家、吏部尚书王家,这都是人才辈出、握有实权、鼎盛的人家。
荣韶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父皇,正对上弘嘉帝冰冷的眼神,急忙恭顺地低下头去,似是察觉了父皇的不悦,手在面前的几本喜折上游移,犹豫挣扎。
在弘嘉帝的注视下,荣韶凌也不能犹豫太久,最后像是下定了决心,舍弃了面前那几本,从侧边取了一本呈了上去。
弘嘉帝将喜折打开,眼中有了些满意的笑容,二儿子还是识趣的,“册封二皇子荣韶凌为襄郡王,赐婚翰林院大学士金儒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