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 第171章 德治与法治(4/6)

    朱楷对朱元璋说过,盐、铁两项,关乎大明命脉,这两样东西一定要紧紧的抓在手中,不能有任何人染指,朱楷都那么严肃的提醒他了,朱元璋又岂能不放在心上呢?

    刘崧儿子做的事情,朱元璋清楚,之所以没有立刻处理,是因为朱元璋认为,律法之外还有情理,朱元璋厌恶贪污不假,但他并不是不讲道理,刘崧只有一个儿子,如果刘文福死了,老刘家就绝了后。

    人家读书几十年,现在进入朝堂为大明效力……

    这效力着呢,自家断子绝孙了,这种事朱元璋不会做。

    只可惜,刘崧只想着保他儿子,却没有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朱元璋给足他们时间,如果到了时间还不能解决好,朱元璋可不管什么断子绝孙与否了,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我今天也发现,楷儿的媳妇也怪怪的。”

    马秀英把她看到的说出来,朱元璋听到后冷哼一声:“还不是吕氏……胡乱给别人出主意,到时候给太子落不下人情,还会损失标儿的威望!着实愚傻!”

    朱元璋把事情看的透彻的很:“吕氏这么做,纯粹就是在败身份,以后她的名声在应天府臭了,看她到时候还老实不老实。”

    “等到那时候,什么都晚了。”

    马秀英摇摇头,也有些后悔让朱标娶了吕氏。

    原本还想着吕氏出身书香世家,多少是知书达理的。

    现在看来哪里知书达理了,就是一个惹祸精。

    “以后再娶亲,让标儿自己去选吧,我们少打听。”

    “嗯。”

    朱元璋虽然答应下来,但却并没有想着这件事就这么算了的。

    刘崧平时挺精明的一个人,现在居然也开始糊涂,这让朱元璋心里很生气:“不过,有些人还是要给他们一些教训的,否则就忘了咱朱元璋是吃肉的了。”

    马秀英懒得去管朝堂上的事,只是叮嘱朱元璋,不要让身边的人寒了心,该有的安排都要安排好……朱元璋听着马秀英的唠叨,也不反驳,在旁边嗯嗯嗯的应承着,至于执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和马秀英就没什么关系了的。

    在古代,在谈及律法的时候,总会牵扯到‘德治’,也就是说,道德是在律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