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当初你收下我的钱,还签下一张罪状,亲口揽下所有罪责,就是为了给你那个好孙子谋一条出路。”
“我也的确是尽到了义务,将其送到私塾念了几年书,让他看上去像个体面的读书人,若不然,他依旧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
柳氏越说越起劲,殊不知,张嬷嬷听到自己那个杀千刀的孙子就来气。
微微颤抖的嘴唇已经毫无血色,像是惊弓之鸟一般,再也没有了辩驳的力气。
她的确是签下过一张包揽罪名的文书,为的就是替张福生谋一条出路。
如今,这罪状就像是一根粗壮的麻绳扼在自己的脖颈,只要柳氏一不高兴,便可以随时要了自己的命。
最令她窒息的是,原来当初自己杀害的竟然是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的太子妃娘娘。
这是张嬷嬷最无法接受的,如今她回想起那名妇人的样貌,倒真是和宁音有五六分的相像。
她呆呆地矗立在原地,目光空洞,脸上带着绝望,嘴唇微微颤抖着,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她想要抗拒,却又无能为力,她舍不下这荣华,更不愿意上断头台,可她更不愿意再去害人。
她亲手杀了恩人的母亲,如今还要继续对恩人下手吗,她还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