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局面,市舶司若是放给地方布政使司,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大家也都算是聪明人,只要意识到海贸带来的巨大利益,那自然也就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这一点也根本不用怀疑。
“所以有些事情可以放给布政使司、礼部,但是商税、海贸之事,还是不能让他们拿走。”朱允熥笑了笑,“朝廷的就是朝廷的,这个不能变。”
真要是只养肥了一些富商,朝廷收不上来银子,那朱允熥就要跳脚了。
他辛辛苦苦的努力许久,希望的是朝廷多些财源,而不是说养肥一些富户、商贾,让那些人的生活更加的富足、奢靡。
这些利润等等,最应该的是朝廷拿走大部分,少部分的才是其他的利益集团去抢。
看向道衍,朱允熥笑着说道,“就从市舶司下手吧,估计这段时间不少人要商议此事。你安排几个人,先从市舶司改制做起。”
拿回海贸的赋税权,这一点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海贸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什么朝贡等等,反而是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毕竟朱允熥非常的实际主义,万国来朝固然威风。可是他也不愿意别人拿些破铜烂铁来,他就要回赠金银珠宝。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赠送些金银珠宝,那也需要收获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说所谓的番邦使臣来一趟得了好处,转头回去了就是处处在和大明做对。
那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就算是需要花钱,也需要花在正确的地方。
赋税之权绝对不能让出去,这就是朱允熥的底线。
道衍对此也心里有数,他知道了太孙的底线,“殿下,臣这就去安排。臣以为朝堂之上还有不少大公无私、心怀天下的大臣,这些人心中只有社稷,没有那些蝇营狗苟。”
朱允熥笑着说道,“这倒也是,朝堂上还是有着一些可用之人。”
真要是朝堂上都是一些小心思太多的人,那么朱允熥就需要好好的反思了。
好在现在的大明还是有着一些有良心的大臣,这些人也是心怀天下的,有着远大的抱负。
或许这里头的一些人只能夸夸其谈,但是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让他们在一些特定的事情上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