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既然孙儿靠的住、能够将这样的大事给处理好,老朱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疏浚运河的事情有人来办。
看到老朱离开,朱允熥也开口了,“皇祖父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回头都好好想想该如何将事情给办好。”
一众大臣纷纷表示领命,至于有多少人会对这件事情特别在意,那也就没必要太多的去计较这样的一些事情了。
原因自然就是疏浚大运河的事情,对于在场的一些大臣来说根本就不是分内的事情,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是他们有插手余地的地方。
做对了不一定有赏赐,做错了就不是超出自己能力就可以推脱,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少说多听为好。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一心向上爬,或者是真的心怀天下,这时候就在努力的想要去做好这些事情了。
虽然有难度不假,可是做成了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得到政绩、官声,也有可能青史留名,这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诱惑和动力了。
对于手底下的官员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朱允熥大致心里有数,不过基本上也不会特别的在意,只要踏踏实实的将事情给办好也就行了。
人无完人,谁还没有一点私心和想法呢?
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朱允熥自己都有很多的私心和想法,自然也就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如同圣人一般心怀天下。
在百官离开后,朱允熥看向道衍问道,“你觉得若是南北两地同时动工,朝廷人手、钱粮足够吗?”
道衍谨慎的回答说道,“从各地抽调役夫自然是可以,若是将一些老卒退回填充北地,想来人手也是该足够了。”
夏原吉这个时候就说道,“殿下,臣以为抽调老卒不只是抽调那么简单,钱粮俸禄,这些该给的还是要给。”
相比起役夫,老卒的开销成本显然是更高一些,毕竟不可能是立刻就让他们推出军户籍。
“这倒也是,这要是脱产了,开销是要大些。”朱允熥也皱眉认真思索说道,“只是这该做的还是要做,北地不能这么空着,人得从各地抽调才好。”
故土难离是一回事,各地迁民也是在进行,但是大家更愿意来南方,而不是去北方。也只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