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闻清之可是硕果仅存的几名“四朝元老”之一,而且声望、实力都摆在明处,无人敢与之相较,“战神”二字可不是谁都敢自封的。
闻清之成名之时,萧放甚至还是个不通军伍的毛头小子,哪有资格在他面前放肆,只敢低着头,不能与之对视。
“还是你!”
闻清之指向了一旁的郑化成,郑化成表面镇定,却已经眼皮微跳,心中也不免一阵慌乱,监国四大名器,排名不分先后,郑国公持有“郑王鞭”,而“安国公·童安”正是获赐“择天剑”。
虽然“童安”一生无有子嗣,但好在有一个名气不小的徒弟,这把监国名器便也落在了“闻清之”手上,加上他太保的身份,如果说当今朝廷之上,除了皇权,还有谁能凌驾于勋贵宗族和潘党,那就唯有避世不出的“战神·闻清之”了。
尤其是闻清之今天穿戴齐整,正是当年随高帝远征北疆时的披挂,端的是威武不凡,许多胆怯之人,便是瞧上一眼,也觉得心惊胆战。
“闻太保此举何意?老臣也是为陛下着想,有此大罪之人,理当治罪,有罪不治,岂如明君?我们郑家获赐‘监国名器’,自然也要提醒君王不足之处。”
“郑国公,老夫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难道你忘记了吗?‘死刑不上皇亲’这条规矩?那可是明明白白写在‘大乾律’中的,杨毅贵为郡马,实为皇亲,就算有罪,不能治死。”
似乎是得到闻清之的提醒,所有人才恍然大悟一般,只有郑化成铁青着脸,许多辩驳的话压在喉中,难以言说。
李玉如果跟他争,他有一百种方法反驳,裴庆也可以站出来强行否认,再加上杨毅是“百炼童子功”一脉,有名无实,拖了皇族“开枝散叶”的后腿,反而加重罪责。
但这话是从闻清之嘴里说出来,别说裴庆不敢做声,就是他自己也要掂量一下,到底是“郑王鞭”更结实,还是“择天剑”更锋利。
“还是得闻太保提醒,朕这才记起来,是呀!死刑不上皇亲,濮卿,如今杨毅何在?”
“因其重罪在案,已羁押至诏狱二层。”
“既如此,便先将他关一阵子吧,等查清罪责,再做发落,此事已毕,正要请太保论一论镇压南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