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口中看似轻松的将杨毅的事情一笔带过,但如果没有闻清之在这里,他不可能有这样的底气。
一道护身符是“郡马”,另一道护身符是“太保师弟”,为了保护杨毅这颗好用的棋子,李玉可算是底牌尽出,但最终是有了个好的结果。
“南海水族勾结奈安国进犯大乾,那是自寻死路,老臣愿往南海一行,将那些水族杀得底透,彻底断绝了这一祸患。”
“……太保年事已高,若要远行,朕实是于心不忍,国中自有栋梁之才,又何必劳烦太保亲征,刚才裴卿自举,朕就认为很合适!”
“裴卿,你且去拟定个方略出来,皇京城中三品以下的将官,尽你调遣,下一次大朝会上,便要听你详述。”
“臣遵旨!”
裴庆脸色也不好看,明面上背刺了郑化成,可实际上自己想要的东西好像更远了,有了一种被李玉欺骗的感觉。
“退朝!”
李玉脸皮一青,他刚刚对闻清之稍微有点好感,被他自举去南海又是吓得退了去,若去南海,必经台州,台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李青”的软禁之所“淮园”所在。
这位闻太保做事不知轻重,万一脑袋一热,把“李青”放了出来,可比郑化成这等人要可怕十倍。
“太保且留步,与朕去殿后叙旧一番。”
原本是第一个要走出金辉殿去的,李玉这次特地等了一等,才喊住闻清之一同去往殿后,他们是名义上的“师徒”,此举也是理所当然,但所有人都感觉到头皮发麻。
成帝李洪或许是个废物皇帝,既没有雄才大略,也是长期卧病在床不理朝政,但唯独几件事却是少有的明智。
第一就是继续任用潘宏牵制勋贵宗族,不至于完全架空朝堂,使得他的金牌皇令都出不了京洲。
第二就是没有听信谣言,认为闻清之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不但继续信任闻清之,还将他封为太保,给自己的儿子李玉上了一道保险,有这层身份在,无论怎样,李玉的性命是能保住的。
闻清之已经八十多岁了,而李玉才刚刚二十,两人相差六十岁,却被谣言疯传他们才是真父子,以至于两人名为师徒,但都互相避讳,从不相见,使得两大权威,成了“王不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