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站那边正好要向上面交一批粮食,存货不够。
而其它生产队的秋收还未完成,没法交公粮。
如今能交的就咱们一家,那不就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他们同意明天派人、派车,直接来咱们村拉粮食。”
村民们听到这好消息,顿时兴奋了起来。
“太好了,总算不用咱们那么辛苦,把粮食运到粮站了。”
“其实把粮食运过去,倒没什么,就怕粮站的人故意刁难,说咱们的粮食不合格,让弄回去再晒两天,到时候就麻烦了。”
“是啊,碰到那种情况,要不把粮食运回来,要不就得派人在那守着,现晒。
可粮站那边各生产队都过来交公粮,人来人往的,哪有地方晒粮。
就算有,也早就被人占了。”
台下有人担心道,“大队长,那些人来咱们生产队收粮,不会又挑毛病吧?”
大队长想了下,“应该不会。
毕竟现在他们急着交任务,想着该怎样弄到粮食呢。
咱们提前交公粮,正好给他们解了围。
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傻,故意为难我们。”
“对呀,若是惹急了我们,咱们干脆不交了,看他们去哪弄粮食交任务。
要再说咱们的不合格,要再晒几天,要晒就晒呗,反正就在咱们村,直接晒就行。
大不了到时候再跟以前一样,送去征粮站。”
“粮站的人应该没那么傻,这个紧要关头还刁难我们。
他们巴不得赶紧收了咱们村的粮食,赶紧交任务呢。”
“咱们也是赶巧了。
幸好大队长让咱们早两天就开始收粮,又让咱们没日没夜地干,不然这等好事就轮不到咱们了。”
“也不全是这个原因。
秋收后面的那些日子,大伙看刘知青一天挣三十多个工分,把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都远远地比了下去。
大伙心里憋了一股劲,都拼命干活,速度不就快起来了。”
“这倒是实情。
我们家那老儿子,那么大个人了,就爱偷懒,平时上工也就六七个工分。
没想到刘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