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水泥官道,雪雨不侵。设计出来的海船,更是能够远渡万里重洋,带回来了亩产数千斤的粮食。
还有那种可以一日千里的钢铁巨兽,无论哪一种,都可以称得上是国之利器。
偏偏全是集于常二郎这小子一身。
也正是因为如此,常二郎在那上海县各种折腾,光是那大明律上的许多条款,都不知道被这小子明里暗里的违背了多少次。
可也正是因为他所建立的无数功勋,而且他即使违背了大明律,并未让百姓受到伤害和损失。
反倒是让那上海县乃至整个松江府的老百姓都深得益处,现如今,哪怕是京师的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们,亦都以采购上海品牌的各种货物为荣。
而自己家中的儿女之中,也就是老三徐增寿,在自己的暗示之下,搭上了那常二郎的关系。
现如今,光是那上海县的各大商业集团的分红,甚至比他这位堂堂国公的收入还要高出不少。
可是偏偏,常二郎麾下的那些各大商业集团,既没有作奸犯科,也没有欺压百姓,完全是守法经营,却也同样赚得钵满盆满。
而在那之前,朝廷里边所谓的“有识之士”还在成日弹劾常二郎。
声言天下财富皆有定数,常二郎如此做肯定是劳民伤财,令百姓疾苦。
可是当徐达随同天子前往了上海县的所见所闻之后,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百姓富足,商贾守法,诸多新兴工业更是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