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肥力提高产业的老师。
更别提还有搞各种作物种子杂交,以及优育良种的老师。
而且常二郎的理由也十分的充足,学习四书五经,重点是看那些学生们的对于书籍的理解能力和作文章的天赋。
可是诸科之学,最讲究的就是严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懂就是懂。
不论是算学,还是农业,又或者是地理学等等诸科之学,必须要言传身教,方才能够让知识传递不断档,方才能够推陈出新。
。。。
再有就是,关于皇家科学院的学子,毕竟之后,他们算是官员?还是算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着实也让常二郎犯起了难,毕竟这些学子毕业之后,很大的可能将会流向社会,或者是流向那些工厂,流向那些商贸团体。
反倒是凭着这一身本事,留在朝廷体系内的不会太多。
毕竟朝廷需要的,最多也就是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而且常二郎的心里边所考虑的就是,先让朝廷重视科学,然后自己这边正好把大量的学子还有老师都塞进那皇家科学院去。
如此一来,皇家科学院,谁最具有话语权,当然是老子常某人,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而且为了杜绝那些偷奸耍滑之人混进这纯洁的科学队伍。
那就必须要从根子上搞好,规定好一切,唯有打好了根基之后,这才不必担心皇家科学院会变质。
只是这该怎么弄,常二郎也颇为头疼,朝廷为天下培养科技人才,这是必然的。
但是有一些人才,朝廷肯定是急需的,例如农业官员,例如工部官员,还有就是负责财政的那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