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
“嗯,走吧……”
……
忙忙碌碌到了晚上,泵站大厅里热火朝天,各类泡面和饼干的味道混杂、熙熙攘攘二十多号人。
除了在岗人员外,其他手头但凡是被吩咐了事情的大小头目、负责人、组长,都被叫了过来。
这些人里面出处复杂,有杜辉原本的分队手下和新人、还有薛松杰带来的团队新人、甚至外面本地幸存者里,也选了两个临时管事的代表被叫了进来。
这些人服饰气质各不相同,有的昂首挺胸、兴高采烈,有的低眉顺目、满脸忐忑,看起来像聚义厅多过某个正规团队的会议现场……
这也是杜辉的无奈之举,一切初立、百废待兴,分基地这边现在除了武德充沛之外,其他连个抓手部门也没有,只能是把具体做事的都叫过来。
简单的吃饱喝得,救助团分基地秀水山庄,第一届看起来不太正规,其实也不太正规的总结汇报会议就此展开……
事情再千头万绪,总要抽丝剥茧的去做,这是杜辉跟老板身上学来的经验,不能因为复杂麻烦,就推诿搪塞,越是这种情况,证明越到了需要去解决的时候。
索性一项项来,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首先就是城墙外的情况,灰烬和尸首等战争废墟,这一天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幸存者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
杜辉选出的临时工队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红脸老头,名叫潘红旗。
这位以前就是雀嘴湖那边的售票处老门房,干了快三十多年,身体康健、经验丰富,特别是对整个雀嘴湖景区以及周边的各种道路、设施和基础物资门清。
办事效率也不错,处置答对逻辑清晰,才一天时间,就建起了一个十多人的管理处,把七百六十三名幸存者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是帮了杜辉老大的忙。
幸存者临时工这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选出两百位人品过关,健康踏实的人,加入编外组,以后整个山庄的降沙清理、卫生杂事和售票楼那边的重建工作,都是长期需要人的,这也就等于临时工转正。
而且杜辉还想把那两个可以从山外进入山庄的险要之地彻底封死,不过这是个大工程,人员和工具材料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