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每周发放的配额制度,统一改为一个月发放一次。
发放的原则就是根据该成员身份,找到对应的基础配额,再把本月的各项工作及其他方面的总和表现,评定出绩效奖励,最后,如果有战斗、科研、政务、后勤、建设等特殊方面的贡献,则还可以领取一个特别审核奖励,如果没有则作罢。
而且新配额制度,不仅仅有奖励,还有对应惩罚。
每人每月第一天初始,绩效评分都是0,如果到月底的绩效评定是负分,则需要从该成员的基础配额里扣除相应奖励。
如果负值超过一定范围,便会改为警告、检讨、体罚、监禁、直至死刑的各项刑法惩戒。
现在在团队内偷盗、斗殴、伤人、诈骗等各种犯罪行为,都会在第一时间扣除相应的绩效分数……
也就是说,当初救助团的配额制度,发展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套由上自下、由低到高、奖惩相合,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和算起来,共有十五级身份以及对应的奖励机制。
新配额制度的奖励,除了以往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逐步优化的物资基础外,还包括了权限、教育、话语权、对应职位、亲属连带等方方面面的细则奖励。
比如,一个刚刚加入救助团,身份为“低级管民”的成员。
他每月只能拿到自己的基础配额奖励,也就是最低等的十五级配额,仅仅能勉强维持每月的生命体征。
每月的绩效评定极其苛刻,分数负了惩罚加倍,想要加一分却需要拼命努力,而且对应奖励十分贫乏。
除了每日完成团队强制下派的工作之外,他的住所、平时的活动范围、接触人员等都有严格规定。
其本人没有向上申诉的权力,也就是无法跟管理他的上层有任何沟通。
患痛伤病、婚丧嫁娶、甚至意外死亡,团队都不负责分毫,对其亲属也没有任何相应义务。
如果该成员老老实实度过六十天的规定时间,期间没有犯任何错误,每月绩效评定无负,则会根据规则,自动提升为“中等管民”。
到达这个等级,基础奖励会提高不少,起码算是能活成个人样、绩效评定的负值惩罚翻倍取消,但对应奖励依然贫乏并难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