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88年的老法师 > 第25章 捅破天的国策白皮书(下)(2/7)
务扩大十倍,建立更大的资产负债表、国民信用数据库和征信系统。扩大分母来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问题,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最近几年,正是因为价格并轨和过度放贷导致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过了一半的88年整体通胀率已经高达20,实际基础消费品比如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食品烟酒涨幅更加惊人,个别品种更是翻倍的上涨。想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通胀局面就需要从严从快打击囤货居奇炒作物价的违法分子,表明国家治理物价的态度,平复群众恐慌,法律手段、政策手段、宣传手段、商业手段同时使用多管齐下治理乱象。决不能让物价失控持续下去危及国家改革大局。

    政策一个是控制放贷规模,限制叫停一些地方无序扩张上马的非必要基建项目,甚至考虑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升级版,扩大国债规模,收拢居民存款和富裕购买力,从货币供给端源头上控制好货币投放总量。商业手段是通过进口消费品抛售回笼大量市场资金来压低通胀,压低物价后,理性宣传引导合理消费,只要跌了就没人买了,从商品供给端源头上控制好消费品供求平衡。

    什么叫分税改革、权责分明?那就是解决当前中央财政没钱问题的必杀技。

    分税制改革实际上是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如果把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解为一个不断释放微观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财政体制在其中始终起着核心和枢纽的作用。其本质就是国家资本借助财政体制创新走向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更高国际竞争力的必须基础。中央没钱那就是国家资本的提升和扩大没有燃料嘛。

    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主要通过放权、经济利益的调整来激活微观主体活力,农村和企业改革中使用的承包制改革逻辑后来延伸到政府的财政关系中,这是当时实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

    但到了不久的未来,到了1994年前后,物价并轨,必然会有国企批量倒闭,大批国企员工下岗,中央财政一定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出现中央向地方借钱的怪事。

    分税制改革走在前面,目标是提高两个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调动阻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