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和困难。使得中国未来在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前损失太多底牌。
李星火大学还查过这段历史,这物价闯关波及面广。8月中旬始,大城市会突起抢购风,席卷全国城市和部分乡村。涉及50个大类500多种商品,部分地区抢购粮食食油。大到几千元的高档商品,小到易消耗的便宜货,均在抢购之列。
老百姓盲目性大。消费者不是为消费,而是为保值,购物时不管品种、不管牌号、不问质量、不讲价格,很多商场积压多年的残次商品,也被一抢而空。各阶层群众普遍产生购物保值心理。零售商品总额增幅巨高。商品抢购风潮伴随挤兑银行储蓄存款风潮。不仅挤兑活期存款,且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
价格并轨这一关非闯不可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改革的条件认识并不一致。
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一刀切,结果就是悲剧的,政策的缰绳一看势头不对,马上勒紧,直接收紧投资,提高贷款利率,勒令地方大量投资项目下马,甚至还有取消补贴和商业系统为了保利润拖欠货款让三角债爆发。导致明年年gdp增长率降至41,后年更是降至38。创造了改开后最低的年化增长率记录。
紧急刹车终于结束了10年以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但必然导致经济过度紧缩,和理论上“计划经济原教旨主义”回潮。90年代早期进行全面的经济紧缩,经济增长率下降到4左右,而价格并轨就是在总需求高度紧缩时自动成功的。
其机制十分简单,动机十分朴素,就是这个阶段经济发展最主要发动机——’投资’停机紧缩了,消费也透支,大量企业因为三角债发不出工资,拖欠工资,消费自然凉了,外贸蓬勃发展还没影子就被经济停滞紧缩搞得局势不稳,不可说事件之后又被美西方制裁,几乎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企业效益不好了发不出工资,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投资停滞,在中央政府同意下,取消了许多价格补贴,供过于求需求暴跌后,计划价格涨起来就变成了市场价格,丝毫没有继续过去的火热的炒作和螺旋涨价的局面,再也没出现猛虎出笼的恶性通胀了。
到91年底,80以上的物价并轨,基本上实现了物价市场化,废除所有票证也就顺理成章了。后废掉所有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