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大化改新到今天,那么多次下注,只有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权下赢过两次(日俄战争、甲午日清战争)。
回想起过去那么多年,美国在日本的布局,不得不感叹格局这个东西,日本人是真的一点都没有。1983年9月19日,《美元日元的矛盾——现存问题和解决方案》报告书正式发表,文中指出:美元对日元明显高估是美国制造业萎靡的结症所在,美国必须促使日元升值。
1985年9月,美国凭借着霸权地位,协调主要经济大国对汇率采取一致行动打压日元,成功实现强势美元向弱势美元转向——美、英、德、法、日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纽约广场宾馆签署了着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拉开了日元升值的序幕,也奏响了日本经济被绞杀的悲歌。
与此同时,美国也对日本抡起了301调查大棒,先后对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等多种产品进行贸易制裁。
然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由于本币升值,日本出口遭受重创,而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开始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及轮番降息措施,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使本来就存在通胀的日本经济火上浇油。
1988年,美国单边推出《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授权财政部提交《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报告》,评估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日本作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本币在《法案》的“帮助”下加速升值。1971年12月,美元兑日元320,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当月,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2365,1990年底达13389;1995年汇率到达历史性高点80,也就是说从83年9月的234到95年4月的80,日元升值幅度超过了290,也就是说卖的东西以美元计价涨价了290。这还玩个屁啊。贸易战还有胜算吗?
1989年前后,美国继续对日本政府施压,并达成《日美构造协议》。《协议》督促日本进行大规模公共投资计划,并开始对日本的流通制度、投资壁垒、土地使用等问题进行改革。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为解决日美“贸易不均衡”问题,日本在美国的蹂躏下先后经历了日元美元协议、广场协议、日美构造协议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意味着日本遭受一次李梅轰炸或者核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