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宝刀。
窗口额度上的一个小小数字,可以轻松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此后虽然央行总裁的位子是在日银自己人和大藏省的人之间轮换,但由于日银的嫡系接班人几乎都当过统管窗口指导的日银营业局长。靠着宝贵的一线人脉和资源,可以轻松把大藏省玩的团团转。
当然除了个别狠人例外,比如田中角荣,还有后来的竹下登。毕竟他们是执政的自民党内派阀大佬嘛,人情世故要到位,不能硬来,所以松了些流动性。
就这样在央行窗口指导的扶持保护下,日本的支柱产业挺过了最艰难发育期,而长期低汇率的日元又极大提升岛国产品竞争力。在一矛一盾的双重加持下,50年代末起日本经济开始迅速起飞,68年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体。
岛国人的暴力发展,很快让他家主人美国坐不住了。一场越战把美国经济差点拖垮,而这位小弟非但不帮忙 还一点武德都不讲,不停用计划经济的剪刀薅我资本主义的羊毛。
是可忍,山姆叔可不能忍。
于是大叔熟练掏出了祖传的自由主义大旗,逼迫日本推动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升值。金融自由化就是让日本放弃抵抗,放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去干涉金融市场和资本跨国流动。就是汇率市场说了算,不能对资本进出设限制。让资本自由起来,不能监管,不能阻止国际金融资本对国有资本和民族社会资本的吞并。
到了80年代,双方摩擦开始白热化。美国的贸易制裁一顿朝岛国人脸上糊。而此时岛国金融界的头号话事人,正是连任五年大藏大臣的竹下登。
他和首相中曾根一琢磨,虽然日元升值打击出口但也不全是坏事。
毕竟日本是资源匮乏岛国,强势的日元对于石油进口和海外扫货都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推动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可以提升日本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为之后成为政治大国积攒筹码。
于是两位老大一拍板 ,一场大戏就此敲定。
1985年9月21日,这天正好周末。大藏大臣竹下登一身休闲装,来到千叶县的高尔夫球场,假装打了几个洞之后,他趁人不注意一溜烟跑进了隔壁的成田机场。
在机场贵宾厅里,日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