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机关算尽太聪明,什么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等到西德的资本家从两德合并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想收割的东德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了。
从李星火把1000吨黄金送进东德央行的那一刻开始,整个东德的央行系统就看到了第二种选择,所有的行长副行长以及管理层都知道了自己未来可以抱上大腿了。他的名声可是和西方的资本家不一样的。对待下属极其的大方,而且资本运作每一次都是神乎其技一样的能够利润最大化。手里的美元几乎无穷无尽一样。
在贷款放出去之后,当天夜里那些行长和副行长就收到了一旅行箱的金银珠宝和一百万美元的现金。这业务完全合法合规,就是在史塔西的威胁下办理的快了点,就有这么大的好处费,这些行长岂能不尽心竭力的抱大腿。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资本家。
等到央行操作用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国家拨款记账作为债权去置换各大国企的股权的时候,也自然是无比的顺利了。上到银行系统大大小小的经办人员,下到各个国企的管理层,都拿到了一万到十万美金数额不等的速度奖励红包和茶水费。这么多钱,办的还是合法合规的符合财务流程的事情,哪有不快的,制作文件只要不开会拖拖拉拉,一天时间就能套用模板把事情办好。各地的国企和主管单位也被新欧罗巴集团内的史塔西人员和央行的人攻克了,财政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一系列能牵扯到股权改制的行政部门都被新欧罗集团招募进来的骨干进行了全面的攻关。
各个办公室的公章都快盖得冒烟了,终于抢在东德基民盟3月份上台前,搞定了绝大部分的股权改革,让央行成为了绝大部分大型国企的最大股东和债权人。
等到东德基民盟上台,屁股还没坐稳,就火急火燎的去和西德谈判,商讨两德合并的各个条款去了,没几个人去管国企的死活,反正他们认定了这些国企未来必然都是毫无竞争力的死鱼,迟早会破产或者被贱卖给西方资本家。就在他们忽视的时候,东德国有资产托管局就把东德央行变成了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
90年初的东德已经严重入不敷出,外汇收入只够支付35从西方国家进口的货物以及贷款利息,而国内生产率长期低迷,出口创汇毫无指望,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继续举债。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