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中国和米甸的商品在国营市场不要外汇就能买到,本地的物价不知道要上涨多少倍。
改革最伤害苏联市场的一个方面就是物价的一刀切的放开,这是货币超发最大的败笔,所以李星火和努尔苏丹大佬主要交流的是未来在哈萨克在苏联解体前的改革方案要有一定的自主性。
私有化的范围和速度需要控制,手上的牌不能打光了,需要保留最主要的核心命脉,最为典型的就是哈萨克最有竞争力的其实就是畜牧业产品和油气资源。
只有利用好高收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出口所得利润来推动国内的基建,就能将经济、就业和民生推进螺旋上升的通道。这是非常容易达成共识的,李星火都不需要使用暗示术和魔法就能让努尔苏丹点头认可,关键是钱的问题。
因为基建的落后,整个哈萨克几乎都是南北方向的铁路,也没有什么高速公路和物流园区,靠近里海和阿拉木图等南部的大城市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工业,简直只能用穷的只能骑马来形容,汽车就不用说了,摩托车都少见得很。因此李星火决定在投资运河建设之外,雇佣更多的本地人来修路,修那种收费的高速公路和工业区。
这里土地多,沙漠和戈壁到处都是,温带草原和半沙漠草原地皮根本不值钱,买下大量的土地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所有制度还没有大规模改革,只能租了。长租是一样的,而且更加的便宜,先预付20年大批土地的租金,地方政府有钱了,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才能搞起来,大量本地赚到的不方便换成外汇带走的卢布正好可以拿来租地。
租那些大批的荒地和半沙漠沙漠土地根本无人注意,也没什么好讨论,直接拿钱就办好了手续,然后就是开始搞事情了。李星火的环境改造魔法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地广人稀的沙漠里面就算做出再怎么夸张的事情都无人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