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东亚地区增加季风带来的水汽和温度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原本只能一年一熟的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了。这里92年虽然还是按照往年一样开春之后开始做事,但是今年土地化冻和第一场春雨提前了。
在李星火的计划中,东北应该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才比较合理,不过这确实有点违背常识了,在水热条件好一点的辽东半岛和朝鲜还是有希望的。
渐进式的变热变湿并不会直接让粮食产量在一年内翻倍,最多也就是每年递增从依靠技术和投入增加导致的增产2-5的水平增加到3-8罢了,起码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和常识。但是李星火却等不及了,苏联今年铁定要解体,朝鲜怎么办?这可是一个涉及到东北亚安全稳定的大国啊,2000多万的人口超过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国家,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了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国家,在中型国家里面算得上非常靠前了。一旦苏联解体,经互会贸易体系不存在了,以物易物的结算取消了,朝鲜不能得到苏联提供的廉价汽柴油和化肥了,百分之百会出现饥荒和农业大衰退。再也没有能力维持高消耗的机械化大农场农业和计划经济粮食供应了。这泼天的富贵,额是泼天的功德不就白瞎了吗!必须援助朝鲜,给朝鲜送电力制造尿素化肥的高压催化合成塔,还有石油工业。
李星火知道,那杯水车薪的增温增湿根本不能抵消苏联供应的汽柴油和化肥的断供给朝鲜带来的粮食减产。
再给朝鲜大使馆联系之后就准备在帝都的朝鲜大使馆谈谈合作。朝鲜政治比苏联稳定一百倍,可是经济却不能同样稳定。毕竟这只是一个勉强工业化小国家,其实和阿尔巴尼亚差不多,只是冷战时期的一个前线小国罢了。
这也是朝鲜计划经济的弊端之一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以及南方的米甸、老挝、高棉越南都不一样,过于重视军队和城市人口了。正好李星火来给朝鲜打个补丁。在基本上谈好了条件之后李星火就准备去朝鲜看看,考察考察一下这个工业国最后的辉煌时期是怎么个事。
很快李星火就到了平壤。下了飞机之后他就立刻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不同寻常之处。整个城市一尘不染,干净的不像话。没有几辆汽车的马路却有十六车道。颇有米甸新都会城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