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俄罗斯,也就是说李星火可以将东北丰收的粮食运输到朝鲜加工之后卖给朝鲜,最多亏一笔粮食的钱。朝鲜从中国赚到的外汇主要就是人民币,拿来买粮食支付人民币再正常不过了,价格觉得不会比国内市场贵一分钱,都是平价卖的,利润其实就在加工环节,因为朝鲜工人工资便宜,同样的粮食送到东北加工厂比送到朝鲜加工厂要每斤贵一分钱。这数量上去了,一年卖个几百万吨米面给朝鲜,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养活一个共富集团在东北的歌舞团问题不大。更不用说卖给韩国、日本的米面食品了,利润是十分丰厚的。
至于提供给朝鲜的石油制品其实并不全是来自于俄罗斯,毕竟远东地区人口越来越少,以后即使修建了珲春港口,石油也是要从海运来提供的,进口的大多数石油其实是来自东南亚的文莱和更加遥远但是便宜的委内瑞拉等国。俄罗斯的石油其实还是紧着西北和华北使用的,根本到不了缺油的朝鲜。毕竟现在的中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了,和朝鲜一样需要用赚到的美元来进口石油。中国有粮食有外汇,都是苏联和俄罗斯急需的,朝鲜有什么?除了煤矿铁矿和一些铅矿铀矿,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俄罗斯进口的东西。过去冷战时期朝鲜过得好日子大部分都要归功于苏联补贴性质的经互会以物易物贸易带来的贸易顺差,这种好日子以后肯定是不会有了,朝鲜今后只能有两条路走。
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一条就是抱大腿。很显然,它只能抱大腿,因为自力更生太辛苦了,小国根本实现不了。二战后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国家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其他国家都失败了,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没有。这不仅仅缺乏原始资本之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乏工业化的前置条件,比如市场、人才、技术积累、稳定的内外环境之类的。未来几十年,半岛局势必然维持冷战态势,内外各种工业化的因素不选择全球化抱大腿根本不可能获得。投靠美国,显然不可能,这就动摇国本了,因此只能抱紧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大国中国的大腿,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就好了。
石油化工和尿素工业需要协商一下,李星火准备建立在不冻港丹东,出口给朝鲜汽柴油和尿素很方便,也可以间接拉动一些东北的投资和建设,降低转型期间对东北工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