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回忆道:“那日清晨,我去后院打水给老夫人洗漱,瞧见那小胡子坐在古井旁,手中提着的正是这个烟袋。”
她又看了一眼手里的烟袋,顿了顿,继续道:
“奇怪的是,平日里,几乎不见他抽烟。那日大清早的,却见他提着烟袋坐在那里,不停地吸着。我顿感好奇,就多看了他几眼。在咱府中,会抽烟的家丁可是极少的。因此,我对这个烟袋的印象很深刻。”
听完张嬷嬷所言,令我想起了元晋落井那日,第一个发现元晋尸体的那位家丁,正是一个身材瘦小的男子。
那日在人群之中,一眼便瞧出他的身形较旁人矮上一截,身板亦是非常的单薄。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他嘴唇上方留着的两撇小胡子。
“不错,召集所有家丁集合那日,似乎未见他的身影,怪不得我总觉得少了一人,却又想不起来。原来是少了他。如此看来,张伯怕是被冤枉了。”我低声自语着。
上官宇接过烟袋紧握于手中,沉声道:“此人一定要找出来!”
“二哥,我们还是去问问李管家,他想必是最清楚的。”
从前厅出来,我与上官宇匆匆赶到李管家的住处,我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起小胡子的下落。
“大小姐所说的小胡子……可是那位嘴唇上有两撇小胡子的家丁?”李管家疑问道。
我凝视着他,颔首道:“没错,就是他!!”
“哦,他啊,数日前就辞工走了。大小姐与少爷寻他何事?”李管家面露狐疑之色。
“走了?怎会走得如此突然?”我满脸诧异的看着李管家。
他摇了摇头,“具体原因老奴并不知晓,他只说家中有急事,需要回去处理,确实走得很急!”
我和上官宇对视一眼。
“那李管家可有他家的住址?”我询问道。
“详细住址并不知晓,只听他提过一嘴,是在长乐镇的某处小村落里。至于哪个村子,老奴当时也未曾细问。”李伯缓缓说道。
“那位小胡子姓甚名谁,李伯总该清楚吧?”我走近李管家身侧,直视着他的眼睛。
“这个老奴倒是知晓,他姓肖单名一个世,四十好几的人了,尚未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