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短视频通古代:全员破防 > 第209 章 明朝后期为什么帝王无法驾驭文官(4/7)
商收税】

    【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是明朝的财神爷】

    【有了钱,就能给军队发军饷,军队就有了战斗力】

    【魏忠贤减轻百姓的赋税,积极赈灾拨款】

    【所以魏忠贤在时,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李自成也不可能攻破北京,那时候的他还在吃皇家饭】

    【他是奸佞小人,毋庸置疑】

    【他是一把刀,用对的地方,也可以发挥不小的用处】

    【比如压制只会空谈的东林党】

    【为边疆大军不计手段筹措军饷】

    ……

    “承恩,朕真的做错了吗?”

    崇祯望着天幕,看着后世对魏忠贤的评价,脸上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东林党真的比魏忠贤还要坏?”

    “大明亡于东林党?”

    王承恩不知怎么回答崇祯皇帝,他只知道他们是一群阉人,只对帝王忠诚。

    “魏公公起码不想大明亡国。”

    听到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脸上闪过一丝复杂。

    “是啊。太监在贪,起码他不想亡国,亡国他必死。”

    他终于想起了哥哥临终前的嘱咐。

    “魏忠贤不可杀。”

    “可惜朕明白的太晚了。”

    ……

    看着天幕继续滑动,历朝历代帝王心头划过一丝复杂。

    【大明的职场环境异常残酷,与文官的集体报复心理有很大的关联】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文官有着天然的戒备心理】

    【在他频繁清洗与杀戮的过程中,导致文官集团高度缺乏安全感】

    【以至于后期文官集团相互抱团十分严重】

    【朱元璋废掉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

    【永乐大帝朱棣启动内阁机制】

    【这一时期,国家的大事决定权基本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了著名的三杨时期,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臣主政的时期】

    【在大事上基本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

    【此刻,武将是制衡文官的重要筹码,两者之间问题还未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