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团。
在整个八路军内,就只有十二个主力团,每个主力团满编两千人,如此一来,最多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十二个主力团就会全部配备上1加兰德步枪了,至于其他的像那些个新一团,新二团啥的。
这些团的兵力就比主力团少一大截,差不多只有一千出头的兵力,按照兵工厂后续的产量来看。
一个月所制造的1加兰德步枪,差不多可以去武装八九个普通团,由此可见,这样的产量有多么惊人了。
最多半年,说不定就可以实现整个八路军都装备上1加兰德步枪了,只不过子弹的原材料始终是一个问题。
制作1加兰德步枪的原材料倒还不算难获得,无非就是一些钢铁和木材啥的,很简单。
而生产子弹的铜就得去开铜矿,或者是抢小鬼子的了,当然了,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产量。
究其原因还是系统的功劳,要知道系统可是改进了一番这个1加兰德步枪的制作步骤。
在不降低原有的性能情况下,大大的简化了其制作步骤,可以说系统提供的这一份1加兰德步枪技术图纸。
要比米国的那份技术图纸还要更为强悍一些,差不多是米国的1加兰德步枪技术图纸的升级版了。
由于制造步骤的简化,所以苏北手上的这份技术图纸,在产量上至少是米国的那份1加兰德步枪技术图纸的两到三倍。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仅仅只有十几台机床的情况下,八路军兵工厂的产量,可以达到一个月制作上万支的1加兰德步枪。
不仅是1加兰德步枪的技术图纸,后面包括任何系统出厂的武器技术图纸都是这样的。
在不改变其原有性能的情况下,大大的简化了制作当中的各个工序,保证了八路军兵工厂在有限的条件下。
将产量发挥到最大,这就是系统的另一个厉害之处。
紧接着,双方聊了一会以后,就挂断了电话,刚一挂断电话,苏北就安排了一位士兵,将手上的那份所谓的情报送往到了首长那边。
做完这一切后的苏北就在心里和系统沟通着。
“系统,为何小鬼子的这辆装满十吨铜的火车,只有一个中队的兵力运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