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心中不置可否,面上还是微微欠身道:“臣妾谢太后娘娘体谅。”
太后回正到了梳妆台的圆镜前,轻声道:“端淑之事——”
看似只待嬿婉接话,表明定为太后效犬马之劳,对皇帝进言接回端淑长公主,今日便可大团圆结局了。
嬿婉却只对着镜中的太后微微一笑。
太后强行召走两位公主是不该,接回公主才是应该的,难道做了应该之事便要人感恩戴德吗?
她缓缓道:“臣妾自然也盼着太后娘娘得偿所愿,只是臣妾想着宫里规矩大,即便是端淑长公主回京,但出嫁的公主却是不能久居紫禁城的。如今在京的淑慎长公主亦是孀居,却也不能日日入宫陪伴着太后娘娘。”
淑慎长公主是先帝的养女,也如端淑、柔淑长公主一般叫太后一句母后。但太后与她不过是面子情,因而淑慎长公主丧夫带着独女回京后也甚少入宫,不过是逢年过节地入宫请安和家宴罢了。
太后以为嬿婉会入套去替她劝皇帝,不想嬿婉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微微蹙眉道:“皇贵妃这是什么意思?”
嬿婉抬头冲着她微微一笑道:“臣妾想清漪园甚好,树木葱郁,风景幽静,又在圆明园之西,玉泉山之东,离紫禁城算不上近也算不上远,实在是一个极好的养老之处。”
“端淑长公主孀居归来是好,只是偏偏横生了达瓦齐这样的乱臣贼子的是非,前朝文人的一杆笔又实在厌人,保不准真有那起子糊涂的怪端淑长公主不曾学王昭君,牺牲自己来换来暂时安定。不如端淑长公主去清漪园居住,一来不必受紫禁城的拘束,二来可以日日见湖光山色,想来心胸也能开阔些,可以早早从旧事里舒缓出来。”
昭君出塞的故事人人皆知,被用来教化闺中女子。可女德的书上不会写昭君出塞后因匈奴“收继婚”的习俗三嫁父子兄弟,返回故土的上书被汉室屡屡驳回,最后佳人病逝,魂断塞外,难归故土。
嬿婉是想送走太后,可这法子也的确对受苦归来的端淑长公主有好处。
太后先是一喜,若是长女能回京自然是比什么都强,清漪园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后面听明白了嬿婉的意思又是一惊,清漪园是个养老的好地方,难道皇贵妃要她去清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