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间便已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尽管常芙和温晴、徐嬷嬷等人尽力为温以缇撑伞遮阳,但她们还是不可避免地黑了几个度。
此次参与的皆是养济院的人,其中有妇孺,有伤残,然而他们干活的劲头却比任何人都足。
温以缇看着他们这般卖力,心中明白,他们是害怕自己失去价值,担心日后被抛弃,毕竟这来之不易的安身立命之所,对他们而言太过珍贵。
但光靠这些人,来收获正熙帝划分给养济院的大量官田,显然是不够的。
于是,温以缇又寻来了边境驻守军队的那些屯兵们,
大庆一直以来都是有军屯制度的,就是由朝廷统一规划,配给兵卒一定数量的土地,要求其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一种制度,他们都是擅长干农活的好手。
而后还有其他虽不符合养济院的标准,但温以缇认为品行端正的那些穷苦百姓,也将他们雇了过来。
虽说给的工钱不多,但好在能保证他们在吃食方面不用担忧。
即便如此,这对于这些人来说,已是莫大的幸福。
众人见此次不仅能有一日三餐,而且顿顿不乏荤腥和油水,就连米粮都不是曾经赈灾时那些发霉的,随即干活便越发卖力了。
谁都不想因为偷懒而被人赶走,失去这难得饱腹的机会。
此外,温以缇还关照那些更加较为贫苦的人家。每当他们收工归家时,养济院都会派人给他们捎带一些干粮回去。
能帮一点是一点吧,温以缇心想。
但无心插柳,这件事情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百姓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养济院也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天比一天办得好。
而后,温以缇也展现出了她作为盟友的能力。
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作为一州之州的邵玉书,对养济院的诸多帮助,使得邵玉书在做事时更加顺利。
在养济院的田地里,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无论处于何时,当目睹如此众多的粮食被顺利收割,人们心中都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之感,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却又实实在在地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
温以缇告知众人,这些粮食的一部分会用供应养济院,一部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