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续貂了。
何肆这才知道,原来杨家刀法是脱胎于一门无名刀法的残篇。
这三招何肆学来有些困难,不是他悟性不够,而是杨保安火候不够,难以授人以渔。
最后还是杨宝丹跑去软磨硬泡了老赵许久,才由他出面,代为传习。
老赵对何肆不假辞色,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吃杨家的,住杨家的,花杨家银子,还要学杨家刀法。
真把自己当姑爷了?
说白了就是心疼自家闺女怕被猪拱了,杨宝丹若对何肆没有好感,老赵说不得能和这小子尿到一壶去。
于是,何肆的武学储备之中,又多了一门不落俗套的刀法,也算受益匪浅。
这期间,五月十六。
何肆与杨家兄妹三人去了一趟贺县不远处的洪谧州,洪谧二字取“海洪宁静,海涛宁谧”之意。
三人三马,一路驰骋,轮到何肆身下的红鬃烈马也是倒灶,就像承载二人奔袭一般。
差点没倒沫子。
大江入海处有一高台,乃是一观折江潮的最佳阅景之地。
何肆左佩手仗,右配长刀,身负重剑,好不瞩目。
今日虽非八月既望的观潮盛节,三人却也是如愿看到了“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的景象,总算不虚此行。
何肆手持重剑,不言不语,站于阅景台上良久,追思故人。
那个听李且来说生于越州府的弄潮儿。
自己叫他一声“史大哥”,樊艳惯呼其为“傻大个儿”。
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这一切,只落在何肆的耳中,不在眼中。
不见故人,不见新景。
瞽目的何肆忽生悲怆,若是史大哥没死,那该有多好啊。
何肆旁若无人地施展起砥柱剑法,一连十三式,霍霍生风,剑走风雷。
五月十六,于大江入海处,阅景台上,何肆入伪五品。
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
五月十八日,杨氏镖局之中,何肆依旧练剑。
只是这一日,他心绪不宁,愁眉不展,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