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意外,甚至还能大概猜到泰昌皇帝的用意,无非是为了交代其身后事,保证大明皇权的顺利更迭。
毕竟似此等托孤之事,在不到一个月前,英国公张维贤才刚刚经历过一次。
见朱由校并没有像往日那般钻研木工,只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的李进忠顿感失望,但好在朱由校并没有将路堵死。
自龙体康健的泰昌皇帝因为夜御八女导致龙体欠佳,而后身体状况每日愈下之后,自觉其中事有蹊跷的李进忠便是专门与在乾清宫外当值的差人搭上了关系。
殿下有所不知,在英国公告退之后,乾清宫便是传出消息,将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逐出宫去,此后也没有外臣见过陛下。
但昨夜亥时,选侍却是去了乾清宫,且宿在那里
嗯?
本就无心阅读手中典籍内容的朱由校听闻李选侍昨夜宿在乾清宫暖阁,脸色顿时一变,知晓这妇人十有八九是要出幺蛾子了。
而满脸陪着小心的李进忠见朱由校面露不忿,顿时朝着角落处的随侍宦官使了个眼神,将其余的宫娥内侍屏退。
这紫禁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备不住谁便是谁的眼线,尤其是在风声鹤唳的今天。
殿下,奴婢私心觉得,殿下今日开始便应宿在乾清宫中,既能尽了孝道,也能将诸多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事关皇位更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朱由校眼下仅仅是皇长子,并非是拥有法理傍身的太子。
李伴伴言之有理,孤这就去乾清宫,父皇床前伺候。
简单沉吟过后,朱由校便是点头称是,并做案牍后缓缓起身,而李进忠见状也是赶忙伸手搀扶,心中一阵窃喜。
普天之下,功劳之大莫过于从龙之功。
眼前的皇长子若能顺利继位,自己作为其心腹大伴,地位定然也是水涨船高,扶摇直上。
想到这里,李进忠深邃的眸子中便是涌现些许喜色,佝偻的身躯也是微微颤抖着。
望着眼前一脸忠厚,身材高大的中年太监,朱由校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是颇为复杂。
如若不出意外,眼前这李进忠估摸着便是伺候自己多年,在后世史书中恶贯满盈的九千岁魏忠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