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一番地震。
未等朝中东林对魏应嘉空出来的兵部侍郎位置展开谋划,紫禁城中的天子便亲自下旨,将前不久才被先帝起复的尚宝司司丞袁可立晋为兵部右侍郎。
四日,天子又以辽东战事吃紧的缘故,起伏光禄寺卿李邦华,令其重回京师辅政。
在万历朝,袁可立及李邦华二人均是人尽皆知的能臣干吏,平生最是排斥党争。
倘若有心人仔细观瞧朱由校近些时日的一系列举动便会发现,这位年轻天子虽是对东林有所不满,但也并没有顺势将其赶尽杀绝,反倒是隐隐有了扶持帝党的架势。
但只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大朝会结束的第五天,针对于朝中呼吁起复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一事,天子命内阁会同六部九卿重新进行了票拟。
文渊阁中,先是内阁首辅方从哲率先表露态度,声称李三才掌管漕运多年,劳苦功高,但如今年事已高,未免舟车劳顿,身体不适,当以在家休养为主。
未等次辅刘一璟据理力争,素有天官之称的吏部尚书周嘉谟也是点头赞成,罕见的表露了态度。
此外,于萨尔浒之战过后,紧急被万历皇帝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的黄嘉善及先后两次作为顾命大臣的刑部尚书黄克瓒也力挺首辅方从哲。
这两位大明肱骨皆是为官数十年的老臣,说话极有分量,诸如礼部侍郎孙慎行,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等东林大佬也难以望其项背。
大势所趋之下,次辅刘一璟虽然有意令李三才重回京师辅政,却也不免有些孤掌难鸣的感觉,只得将票拟结果报予天子知晓,令天子乾纲独断。
次日清晨,望眼欲穿的东林官员便等来了令他们捶胸顿足的消息,据宫中传出的消息,天子声称李老大人当以身体为重,待到身体大好之时,再将其召回京师辅政。
虽然天子并没有将话说死,但深谙人心的官员们却是知晓,曾总督漕运十余年的东林急先锋今生怕是起复无望了。
更令东林官员如考丧批的是,广宁巡抚王化贞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
天子亲自于乾清宫暖阁召见了广宁兵备薛国用,命其巡按辽东,并发内帑白银五十万两,犒赏辽东将士。
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