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68章 一触即发(上)(1/3)
    十一月十八。

    虽说早在几个月前,万历皇帝尚且在世的时候,朝廷为缓解辽镇焦灼的局势,便不止一次的下令征调各地边军入京,但近些时日京师的市井间却莫名其妙出现了不少匪夷所思的\"谣言\"。

    说来也奇怪,这些\"谣言\"内容大多与各地边军有关,其中有传言称辽东经略熊廷弼曾公开表露\"以辽人治辽东\"的态度,朝廷不易派遣外地兵丁赶赴辽东;还有人说四川各土司拥兵自重,朝廷应即刻\"劝返\"奉旨援辽的白杆军,以保后方无虐;甚至还有人声称于东南沿海地区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朝廷应即刻下令东南省份戒严,并令\"浙兵\"回返。

    尽管这些谣言听上去倒是也有几分道理,勉强也能说得过去,但其发酵的速度却是异常迅速,不仅民间百姓议论纷纷,就连在朝的官员都是面带忧色,甚至还有御史言官为此专门上书。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自幼养育深宫中的年轻天子并没有因为地方上的\"风吹草动\"便自乱阵脚,仍是每日向兵部过问整饬京营的进展。

    迫于天子及兵部尚书黄嘉善等人施加的压力,在京勋贵虽是不满,却也只得不情不愿的配合兵部吏员,核查兵册,逐一点验。

    如今,距离天子昔日在观武台向京师勋贵许诺的期限,只剩下三日。

    乾清宫暖阁内,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负手而立,默默望着案牍后的天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凝重。

    随着整饬京营的进展愈发深入,京师勋贵于京营的势力也逐渐披露,饶是以骆思恭的见识,都不免有些触目惊心。

    放眼整个京营,上至武臣将校,下至寻常校尉,除却极少数的\"乡巴佬\"之外,其余人等均是与京师勋贵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勋贵那边,还没有动静?\"良久,年轻天子缓缓手中奏本搁置于一旁,语气淡然的朝着身旁早已等候多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问道。

    闻声,骆思恭不敢有半点怠慢,赶忙拱手道:\"回禀陛下,抚宁侯朱国弼,恭顺侯吴汝胤近些时日均是闭门不出,京营有关事务也尽皆交由府中下人处理,并无太多异样\"

    \"倒是京营将校动作频繁,不少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将校们均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