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1章 王在晋(1/4)
    晌午过后,身着绯袍的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的引领下,踌躇满志的朝着位于内廷的乾清宫而去。

    他是南直隶应天府人氏,先于万历十三年中举,后在万历二十年进士及第,继而以中书舍人的官职,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因其政绩斐然,并且不喜朝中\"党争\",始终恪守己身的缘故,很快便被排挤出京,历任福建兴泉兵备道,湖广参议,浙江布政使,江西布政使等官职,对于行伍之事颇有建树。

    几个月前,他被苦尽甘来的\"泰昌皇帝\"召回京师,准备担任河道总督一职。

    只是当其接到圣旨,快马加鞭赶回京师之后,对其颇为赏识的泰昌皇帝已然龙驭殡天,且朝中诸多显赫位置已被东林官员所占据。

    就在他觉得命运坎坷,或许不久便会因为\"党争\"压力迫而辞官的时候,幼龄即位的新天子却是力排众议,将其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并将整饬京营的重任交付于他,现如今更是通过\"廷议\",令其执掌兵部。

    此等始料未及的境遇,纵使沉稳如王在晋,也不免心神激荡,呼吸急促。

    \"爱卿免礼平身。\"

    四季如春的乾清宫暖阁内,身着常服的大明天子面容和煦的朝着眼前略显惶恐的臣子摆了摆手,并示意角落处的随侍宦官送上一杯热茗。

    眼瞅着便要年关了,京师的寒意愈发逼人,尽管眼前的王在晋相比较朝中的衮衮诸公们已是年轻了不少,但也是年近六旬的文官,轻易马虎不得。

    \"谢陛下。\"心中忐忑的王在晋双手接过尚有些温热的茶盏之后,激动的心情终是平复了些许。

    \"这两日,京师风雨飘摇,关外蒙古蠢蠢欲动,不知爱卿如何看呐。\"待新任兵部尚书饮了一口热茗,呼吸略显平稳后,朱由校便是急不可耐的追问道。

    相比较后世人尽皆知的\"满清\",他对于关外蠢蠢欲动的蒙古部落实在是一头雾水。

    同时,朱由校心中也隐隐有些猜忌。

    宣府镇外的蒙古鞑子早不闹,晚不闹,偏偏在他顺藤摸瓜,将注意力转移至张家口堡的时候,蒙古鞑子开始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这时机,未免有些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