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帝视角的朱由校虽是不清楚如今大明工匠铸炮的技艺达到何种程度,但也知晓在大海的另一端,被大明称之为\"红夷\"的荷兰人及葡萄牙等国家已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造船及铸炮等技艺高速发展。
同时,他也不是朝中那些终日抱着\"祖制\"说话的老古董,深谙后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
倘若大明工匠能够通过这些火炮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现有铸炮的水平,只怕辽东那群还停留在\"骑射\"的野猪皮们,很快便会感受到被火炮支配的恐惧。
皇权,只在火炮范围之内!
也许是真真切切看到了\"平辽\"的希望,一向镇定自若的朱由校竟是用了将近半柱香的功夫的功夫,方才勉强平复好心情,并在李邦华及徐光启的介绍下,不置可否的视察着储藏了大量火药,被民间百姓私底下称之为\"火药厂\"的王恭厂。
\"陛下,这位便是曾官至顺天府丞的毕兄\"待到众人行至一处厢房的时候,徐光启便主动指着路边负手而立的一位\"工匠\",朝着朱由校介绍道。
与此同时,被徐光启专门介绍的工匠便主动上前一步,在朱由校期待的眼神中叩首道:\"臣毕懋康,叩见陛下。\"
许是怕朱由校意识不到毕懋康的\"重要性\",一旁的李邦华赶忙介绍道:\"陛下,毕大人平日里最是擅长火器之道,前两年因丁忧回乡守孝。\"
毕懋康!
望着眼前其貌不扬,一副\"工匠\"打扮的中年人,朱由校眼神很是火热,这毕懋康可是赫赫有名的火器专家,其改进的\"燧发枪\"放眼历史长河,也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