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139章 接踵而至(3/3)
    待到闹清李庄妃的用意之后,朱由校不由得有些无奈,眼前这性格仁善的\"庶母\"究竟是听到了何等荒谬的传闻,才会觉得他会刻薄自己的幼弟。

    再三确定朱由校不会\"刻薄寡恩\"之后,沉默寡言的李庄妃好似如释重负一般,将躲在角落处不知所措的朱由检唤至近前,温声细语道:\"切莫听了小人的谗言,耽误了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望着眼前与自己面容有三分相似的幼弟,朱由校缓缓隐去了嘴角的笑容,不置可否的问道:\"吾弟,是听到了什么吗?\"

    闻声,李庄妃也是惊呼一声,这位在宫中不争权,不夺利,性格仁善的妇人也终是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什么,略有些紧张的盯着年幼无知的朱由检。

    \"回禀皇兄,是先生教的。\"

    \"先生说,宗室乃我大明肱骨,不可刻薄寡恩。\"

    沉默少许之后,年仅九岁的朱由检便是操着略有些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的说道。

    对于此等结果,朱由校早有预料,脸上也没有露出太多异色,又是陪着李庄妃说了几句家常话之后,方才领着司礼监掌印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宫暖阁。

    \"大伴,\"轻轻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万千思绪隐去,朱由校转而朝着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吩咐道:\"去查查,由检近些时日都接触过谁?\"

    自他继位以来,受繁杂的政务所影响,倒是疏忽了对于自己幼弟的看管。

    \"奴婢遵旨。\"对于有人胆敢胡言乱语,甚至离间天家亲情的行为,老太监王安同样是义愤填膺,沉闷应是之后便急匆匆的离开了暖阁。

    目送着王安离去的背影,朱由校转而将目光收回,在其案牍的左手边,赫然摆放着十余封奏本。

    这些,皆是近几日科道言官及锦衣卫缇骑上奏,有关各地宗室藩王不法的折子。

    其内容,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