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148章 军器局搬迁(2/4)
的民夫,许多地基已见雏形,土坡也被平整了不少。

    \"这军器局,从修缮完成,再到投入生产,还需要多久?\"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豪气万丈的朱由校便是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未来,将有无数兵刃甲胄以及火器由此地打造而成,并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大明各地。

    他将在根本上杜绝昔日,京师勋贵利用手中权柄,将军中器械\"以旧换新\"的情况。

    \"回禀陛下,依着工部的估计,怕是还需要两三个月\"

    \"但奴婢听李大人及徐大人私下商议,怕是至少也要到夏天了\"闻言,陪同朱由校至此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不假思索的应声道,神色隐隐有些不太自然。

    依着天子的规划,不但名存实亡的\"军器局\"将搬迁至此,位于北京城西的\"王恭厂\"也将搬迁至此,就连宫中的\"兵仗局\"也将搬到此地,与之合并。

    眼前这新建的\"军器局\"相比较往昔,规模扩大了何止十倍?能有如此快捷的效率,已然颇为不易。

    甚至这还是建立在军器局位于西山脚下,周遭皆是陈年巨木,工部可以就地取材的前提下。

    不仅如此,工部还动用了神宗皇帝及泰昌皇帝原本用于\"修缮\"紫禁城三大殿的木材。

    如若不是他\"据理力争\",身旁的年轻天子甚至打算延缓先帝\"寿宫\"的营建,专心整饬这军器局。

    \"唔\"听到身旁贴身大伴的回答后,饶是心中知晓\"过犹不及\"的道理,但朱由校的脸上仍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些许遗憾。

    辽东战事一触即发,被他寄予厚望的\"军器局\"怕是赶不上了。

    \"日后除了工部有司官员之外,宫中也应派遣内官,坐镇这军器局\"似是想起什么,朱由校突然脸色凝重的朝着王安吩咐道。

    曾肩负着为大明边军打造军械甲胄的\"军器局\"之所以名存实亡,除了有司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工匠热情有限之外,还与中枢的疏于管理密切相关。

    这军器局事关大明能否在未来重现往日之辉煌,朱由校自是要给予十二分的重视。

    \"还请陛下放心,奴婢早已安排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