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预料,直接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朕相信尔等。\"
\"臣,叩谢陛下。\"几个呼吸过后,与朱由校年纪相仿的马祥麟终是反应了过来,扑通一声便是跪倒在地,微微颤抖的声音中充斥着溢于言表的激动。
相比较这观武台上的满桂,黄得功等人,他马祥麟可谓是寸功未立,但天子依旧将号称\"京营之最\"的五军营交到了他的手上,这是何等的信任。
心神激荡之下,马祥麟恨不得即刻便纵马扬鞭赶赴辽镇,借此回报天子的信任。
\"日后用心办差就是\"微微一笑过后,朱由校便点头示意眼前的马祥麟起身。
这京营不仅是他在朝中\"大刀阔斧\"改革的底气所在,更是他日后振兴皇权的根基,势必要牢牢握在手中。
似是想起什么似的,朱由校突然朝着另一侧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吩咐道:\"待会回宫的时候,自营中点齐一支人马,交由孙将军统率。\"
朱由校口中的\"孙将军\"名为孙应元,乃是腾骧四卫中地位仅次于黄得功的武将,在\"奉天门讨饷\"事情发生之后,便终日坐镇紫禁城,以保皇城无虞。
\"陛下,可是宫中有变?\"听闻朱由校如此安排,身材魁梧的黄得功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随即有些紧张的追问道,其余的武将们也是面露关切之色。
按理来说,以腾骧四卫的兵力,护持紫禁城应当是绰绰有余,但天子无故增派人手,莫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近乎于下意识的,政治嗅觉颇为敏感的黄得功便于脑海中联想到了前些时日被废为庶人的福王朱常洵。
其母妃于万历朝执掌六宫数十年,门下党羽不计其数,虽然如今已迁居仁寿宫养老。
但谁又敢保证,这紫禁城中没有其残存的死忠?
\"不必惊慌\"眼见得周遭的心腹武将们均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大明天子朱由校便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微微温暖的同时,便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辽东所在的方向,语气一改之前的随和淡然:\"辽镇局势一触即发,朕担心辽东将门按兵不动,还请黄将军和满将军做好准备\"
自宣府张家口堡归来之后,在朱由校的授意之下,御马监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