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
在当众宣布了天启二年壬戌科武选头名状元的归属之后,朱由校便是率领着满朝文武,浩浩荡荡的行至与武英殿\"分庭抗礼\"的文华殿。
历经多年,经过了层层筛选,于天下无数读书人脱颖而出的三百余名\"准进士\"已是在此等候多时。
闻听耳畔旁响起脚步声,本是有些昏昏欲睡的\"准进士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自桌案上后起身,眼神敬畏的盯着身着武弁服的大明天子,缓缓落座于高台之上。
前两日,他们已是在皇极殿中完成最后的\"殿试\",眼下只差\"金榜题名\",传胪宣布名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半晌,及至满朝文武按照官位高低依次站立之后,文华殿中顿时响起了浩浩荡荡的呼喝声。
\"起来吧。\"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唤起殿中的士子们,朱由校便将目光投向立于文官首位的方从哲,吩咐道:\"元辅开始吧。\"
因为心中坚持\"重实务\"的缘故,朱由校内心实则对于眼前这群读书人的看重其实并不如刚刚在武英殿的那群\"武进士们\",但科举终究是国之大选,他还是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亲自批阅了这群读书人的策论,比拟定了前三甲的排名。
\"遵旨。\"
规规矩矩的朝着上首的朱由校躬身行礼之后,瞬间便被殿中数百双眸子殷切注视着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方才不急不缓的自队伍中出列,并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名单。
\"一甲第一名,江西奉新县宋应星!\"
哗!
首辅的声音虽是有些沙哑,但在幽静的文华殿中仍是如晴天霹雳一般,骤然在殿中众臣和\"准进士\"耳畔旁炸响,引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而同样立于文官队伍前列的次辅刘一璟及阁臣韩爌则是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神色均是有些复杂。
以他们二人的身份,自是清楚这宋应星便是昔日在\"贡院\"阅卷时险些\"落选\",而后由主考官何宗彦呈递进宫,天子亲自过问的考生。
罢罢罢。
虽说天子对这宋应星的\"偏爱\"有些过于明显,不仅令其位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