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家屯而出,一路向南而行不过十余里,便是郓城县的治所,几名懒洋洋的兵丁正靠在身后的城门,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因为\"梁山好汉\"的缘故,这郓城县自南宋开始,便被历朝历代所\"警惕\",尤其是本朝成祖因\"靖难\"在山东这地界受了重创之后,更是对其针对有加。
起码这郓城县城,莫说与南直隶那些富庶之地的县城相比,就连河南河北等地的寻常县城都相差甚远,城中最为\"显赫\"的人物除了官运不旺的知县老爷之外,便是走南闯北的\"烧香人\"。
除此之外,就连家世渊博的\"士绅们\"都没有几个。
郓城县衙坐落于县城中央,形制还算规整,几班差役正没精打采的躲在班房中发呆,内心颇有些\"生不逢时\"之感。
毕竟这郓城县虽是穷乡僻壤,但却历来被\"烧香人\"所看重,明里暗里着实吸纳了不少信徒。
靠着这些\"烧香人\"的庇佑,即便真有活不下去,落草为寇的盗匪们也不敢在郓城的地界上放肆。
这一来二去,官府和\"烧香人\"这本应彼此对立的两方势力,却是达成了某些心有灵犀的默契,共同维系着郓城县的稳定。
迈步进入署衙,与无精打采的差役们所不同,现任知县余子翼则是如临大敌的立于窗柩旁,默不作声的听着身旁师爷的禀报。
\"你的意思是,那些烧香人非但没有离去,反倒越聚越多?\"
半晌,渐渐听出\"眉目\"的余子翼便是挥手打断了自己师爷的言语,转而语气不善的诘问道。
\"老爷说的是,小人也觉得有些奇怪。\"
尽管自己的禀报被眼前文官有些粗暴的打断,但中年师爷脸上却瞧不出半点不满,反倒是恭恭敬敬的回禀道。
毕竟这郓城县乃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毫无油水之地,寻常官员到了这,最多待满一任,便会想方设法的活动关系,改任他处。
但偏偏眼前的文官是个例外,不仅\"任劳任怨\"的干满了两任,甚至还在郓城百姓的\"请愿下\",由府城那边破例,再度留任。
如今,已是余子翼在这郓城县任职的第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