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背后,实则也藏着些许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情。
冥冥之中,就好似有一双大手,将自家殿下从幽暗的紫禁城中推到明面上,暴露在朝中百官面前。
\"殿下,这便是今日的邸报。\"
见信王朱由检眼神不断变幻,心中似是在酝酿着什么,王承恩便壮着胆子将其思绪打断,并将手中已是有些皱褶的邸报递到了朱由检面前。
此话一出,朱由检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顺手接过邸报之后,便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脸上不时呈现嘲弄之色。
\"这么说,国子监的儒生们已是不闹腾了?\"
片刻过后,朱由检重重的将手中邸报摔落于案牍上,转而有些气急败坏的呼喝道。
太祖朱元璋曾经留有祖训,不准\"与民争利\",但自己的\"皇兄\"偏偏不知悔改,竟是要复建税课司,重新整顿商税。
依着钱先生的说话,皇兄此举乃是\"饮鸩止渴\",非但无法改善大明的财政,反而会加速大明的衰落。
如若不及时予以阻止,只怕用不了几年的功夫,天下便要大乱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除了要复建税课司之外,自己的皇兄居然还要打破国朝两百余年以来的平衡,允准那些不入流的吏员们直接为官?
此举纵然是放眼历史长河也是闻所未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回殿下的话,那群监生们确实安生了不少,除却年轻些的士子们还在温习功课,以备将来的会试之外。\"
\"其余的监生们,大多往户部报了名,等待税课司的考核。\"
事关国家大事,王承恩也不由得降低了声音,但余光却不由得瞥向窗外,紫禁城的轮廓正若隐若现。
时隔多日,他还清楚记得,天子刚刚颁布旨意,允准各地吏员及监生们通过考核,直接担任税课司大使的时候,北京城中是何等反应。
那时候,各种各样的唱衰之语层出不穷,京师各大书院的书生们也是群情激愤,甚至还有人往户部署衙外高声抗议。
但现在,市井间又是何等方向?
就连那群趾高气扬的监生们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