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社稷。或许,我们可以从民间集思广益,为皇上分忧。”
李明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点点头道:“晴岚小姐所言甚是。民间智慧无穷无尽,若能得以善用,定能为朝廷解忧。”
两人一番交谈,引来了周围人的关注。几位士子纷纷围了上来,与晴岚和李明远讨论起来。茶馆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凝聚着人们的意志和力量。
晴岚心中暗自庆幸,她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竟能引来这么多有志之士的关注。她深知,自己已不再是单纯的晴岚,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承载着改变历史的重担。
夜幕降临,晴岚回到宫殿。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思绪万千。她想起茶馆中的那一幕幕,百姓的忧虑、士子的热血以及李明远的坚定眼神。她心中既有感动也有难以言喻的沉重。她深知,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与期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身处何地,吾辈皆应手握舵盘,哪怕只是一叶扁舟,也要努力驶向光明。”晴岚在心中默念着这句新经典台词。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然而,在这光明之前,还有无数的挑战与困难等待着晴岚。她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成长和改变。只有这样,她才能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为国家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皇宫的另一角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一些朝中保守派大臣对晴岚的举动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担忧。他们认为晴岚作为一个女子,应该安分守己地待在后宫之中而不是插手国家大事。然而乾隆皇帝却对晴岚的做法表示了坚定的支持。他认为晴岚的勇气和智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在这场争执中乾隆皇帝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英明君主的果断和坚定。他力排众议支持晴岚的决定并且亲自出面为她撑腰。这使得晴岚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社稷贡献力量的决心。
然而这场争执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开始暗中策划对晴岚不利的事情。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晴岚的行动甚至不惜使用暗杀等极端手段。然而晴岚却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