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宣的主,就连皇帝也不敢给她脸色,他们这些官员又能怎么办呢?
这其实是伊宁与李莨筹谋的一个局,这次两人会面,召集那么多官员,其一自然是为解陕北之灾,其二,那就是借着这事清理山西官场了。
若要谋大事,必须稳固立足之地!
时至下午未时,吃过午饭后,李烨将一份名单交了上来,递给了伊宁,毫不意外的,上边都是今天那些议事的官员名字。
“还真有捐一文钱的……”李烨嘟囔了一句。
“总比一毛不拔的好。”伊宁叹了口气,现在朝廷不景气,有些官确实也没什么钱。
可是,看着名单,伊宁看到最后,居然在这份名单最后发现了一个不是官员的名字,这个名字让她眉毛一蹙。
“辛元甫?他也是官吗?”伊宁朝李烨问道。
“他不是,他是山西大侠辛吉的儿子,他刚才在门外得知消息之后,就掏出了三千两银票来捐了。”李烨解释了一句。
“他捐了三千两?他人呢?”
“父亲正在接待他呢!”
伊宁想了想,还是决定去看一看这个辛元甫,虽然他名声不太好,可他毕竟是辛吉的儿子。辛吉死在了湟州,他也算是忠烈之后。
而总督府的一间偏厅之内,李莨正在亲自招待辛元甫,能让这位巡抚兼总督亲自招待,当然是因为他爹的名头了。
“元甫如何来了此处啊?”李莨笑呵呵问道。
“好叫李大人得知,在下来此,是想见伊元帅一面。”辛元甫直言道。
“哦?见她?”
“不错,前几日,董昭将家父骨灰送回飞狐庄,在下由是感激,希望能投身伊帅军中,为国效力!”辛元甫面带笑意道。
李莨摇了摇头:“元甫啊,令尊,令弟,都是在战场上阵亡的,你何苦还要去军中呢?”
辛元甫昂首道:“大人,我辛家一门忠烈,在下岂能堕了家父的威名?如今在下年岁已逾四十,可却毫无建树,文不成,武不就……在下思索数日之后,还是决定投军,烦请大人引见!”
李莨沉下了眉头,这个辛元甫的名声不怎么样,他素有耳闻。可如今又是捐钱又是要投军的,让他有些捉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