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武侠世界行 > 第354章 闲话哲学(1/4)
    饶硕佳回答:“谐世道已经在大量刊印,不少诗文选录教材,算是弥补当年没有完成的梦。”

    金龙羽生听到那个梦,自己曾经构思一部武侠教材。

    吴成十分欣赏饶硕佳才华说:“你办事很有主见。再接再厉希望把教育和文化发扬光大。”

    饶硕佳听到吴成认可,也十分佩服吴成博学多才。

    饶硕佳神采飞扬,继续诉说:“金庸,可是不可复制。他是中国农村进城一个时代见证者。

    东西文明相遇,秀才遇见兵,中国求生存的悲哀故事。

    一个人不可复制就是独到之处。纯文学其实可模仿,但是金庸没人模仿。

    金庸被低估了,因为武侠小说是极其难写,多少大佬也没有超越。

    读懂古龙,就知道金庸何其无敌。娓娓道来笔触让剑走偏锋的古龙避其锋芒。

    古龙为何求新求变,只因金庸太牛,用传统文化底蕴戏剧化展现出来,让整个武侠世界都黯然失色。

    因为金庸存在,梁羽生和话本小说变得不再追捧。不是梁羽生作品不优秀,只因为金庸奇峰迭起。

    还珠楼主存在,让世界看到金庸。

    奇遇故事背后就是向还珠楼主致敬。

    武侠小说,是传统文人落魄栖息地,也是革命失意者掘金地。

    写武侠多如牛毛  ,为何只剩下金庸。

    写作很多时候写得不是故事,而是人情世故。

    金庸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写作技巧,与影视桥段融合,这不是个人之功,而是时代进步带来文化现象。

    金庸对理认知,不泥古有独特见解,就胜过台湾不少作家。

    金庸对人物塑造,情节铺垫,是极其难以复刻的,这也是他可以作为头部原因。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难免相形见绌。

    纯文学其实背离中国文化,模仿西方小说题材,所以流传度远低于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才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也是武侠剧让中国走出古典生活。

    金庸既是古典主义终结,也是新文化启蒙。

    我们这一代对武侠剧热衷,背后依然经历古代宗族社会,随着城市发展,才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