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挑精作品纵向对比,本身就是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武侠最先出现门派昆仑、崆峒,平江不肖生主要没有武林争霸事情,所以只是讲他们为意气之争,自降身份去帮平江县与浏阳县助战,抢水陆码头赵家坪。
这个剧情也就是清朝民间械斗,野史记载,南方尚武之风,可见一斑。械斗很写实,但是这些剑仙以及剑侠就不见得那么真实,其实更多写了明朝遗老对清朝极其矛盾心理。
蜀山剑侠传,无疑是对没有结局的江湖奇侠传续了结局。从昆仑派与崆峒派的斗争,改成蜀山系峨眉派、青城派,对战五台山系、五台山派和华山派,后面也有魔道加入。早期小说,异域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后面港台武侠才扭转番邦形象。致敬经典,超越经典的典范。还珠楼主,对梁羽生天山派影响深远。
其实武侠中断,本身也是日本侵华所致,蛰伏十余年,梁羽生再次续写江湖。
还珠楼主同期虽然也有多名作者,红极一时,但是他们贡献只是对内容类型丰富,并没有出现影响深远作品。蜀山必然是永久传承下去,至今没有找一部可以超越他的神作出现。北派开派祖师,赵焕亭由于是进士之家,写作都是以匡扶社稷一类忠义文章。忠义类小说属于说岳、薛家将这类王侯将相演义,侠义类小说,更多是水浒、隋唐这类起义故事,其实看似对立,实则一体两面。忠臣良将与侠肝义胆从来都是同时存在,两者就是对立也是统一的。
百年武侠,生父演义小说,母亲言情小说,叔父神怪小说,姨母世情小说。武侠表哥,骑士小说,表弟武士小说。武侠世界特有包容,犹如喜剧一样善于模仿各类文学,成为一种特有文学文体。在通俗小说里,武侠属于新旧文学交汇产物。
武侠诞生流行是一百年前,从而引发了一次武侠电影热。武侠衰弱,其实和本土文化兴衰有关,武侠断代,根源是抗日战争,还珠楼主,为了守节,不得不辍笔,所以才给了港台武侠一个真空。
过去视角,都是以梁羽生、金庸为主视角,忽略台湾武侠才是武侠大行其道的基石。郎红浣,基本上被无视,京派武侠继承者,王度庐式言情与武侠结合体。诸葛青云对还珠楼主继承,卧龙生对郑证因帮派继承与发展,为了武侠打造基本框架。金庸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