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松了一口气。
刚才的一幕让他着实吓了一跳,什么杨玉环,不存在的。
疆域可以丢一点,但清白必须保住。
想到此处,李隆基转身回到大殿内,说,“重新安排大朝吧。”
旁边的太监虽然很疑惑,但还是赶紧跪下来说,“是。”
李林甫走到殿外,将事情交代给手下后,突然又听到了皇帝再次召开大朝的命令。
他不敢耽搁,急忙与其他不明所以的大臣们一同返回。
【但事实上,安禄山的处境已不再乐观】
【安禄山的叛军在潼关受阻,无法继续前进】
【而在后方,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地区与叛将史思明交战,连连获胜】
【战争局势逐渐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
【哥舒翰根据这一情况判断,只有坚守阵地,消耗叛军的士气,才有机会获得胜利】
【然而,李隆基对此表示不满】
【他认为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如果主动出击,与其他军队形成夹攻之势,就能轻易击败安禄山】
【毕竟,只要安禄山还在那里,对于唐朝的威望就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杨国忠也担心哥舒翰算计自己,劝唐玄宗催他出潼关去收复陕州、洛阳】
【李隆基一听,心中不禁一喜,原来还有人支持朕呢】
【他立刻派遣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个使者接着一个,络绎不绝地来到潼关】
【哥舒翰被逼得走投无路,实在没有别的选择了】
【无奈之下,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征,但这一切都是叛军设下的陷阱】
【当哥舒翰的军队进入伏击圈时,叛军突然发动攻击,唐军陷入混乱之中】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二十万大军最终只剩下八千余人】
【哥舒翰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潼关,但此时潼关已经无法守住】
【而他的部将火拔归仁见大势已去,趁机抓住哥舒翰并向叛军投降】
唐朝
李隆基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猛地一拍龙椅,愤怒地吼道:“是不是朕对待这些外族太好了!”
李林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