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赵匡胤感慨道:“这德国可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
赵德昭附和道:“父皇,儿臣也实在是看不懂德国人的想法,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
赵匡胤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道:“朕当然清楚,且不说其他方面,单就部队装备都不统一这一点,就要多学多少东西才能维修呢?”
赵德昭叹了口气,回答道:“那也没有办法啊,父皇。”
赵匡胤若有所思地说:“朕现在是越来越觉得,德国能够坚持到1945年都已经实属不易了。”
【更令人头疼的是,德国的生产标准似乎对双排负重轮情有独钟,几乎所有的装甲车辆都采用了这种设计】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使是同一型号的半履带装甲车,在不同批次的生产中,其负重轮上面的开孔位置居然前后一共变更了8次之多】
【不仅如此,同样是半履带卡车,德国在不同的生产厂家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外观和内部结构竟然完全不一样】
【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很难想象一种同样性能、同样代号的装备,在德国竟然会有如此多不同的款式】
【至于为什么相同的装备要分得这么细,也只有德国人自己能解释得清楚了】
秦朝
扶苏满脸狐疑地说道:“这岂不是给自己挖坑吗?”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种行为的不解。
秦始皇缓缓地摇了摇头,似乎也对眼前的状况感到困惑。
他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朕也想不通啊,按常理来说,在面对如此明显的客观条件限制时,应该想办法去弥补这些短板才对。可如今德国的所作所为,却让人感觉他们是在故意将问题越搞越大。”
扶苏若有所思地看着天幕,突然灵机一动,说道:“父皇,儿臣在这天幕上看到有一种现象,叫做强迫症,不知是否与此有关呢?”
秦始皇听后,再次摇了摇头,否定道:“朕倒是觉得,德国的行为更像是严谨过头了。他们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忽略了实际情况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终于,德国人自己也无法忍受这种状况了】
【时间来到了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