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儒家被迫隐居,或者潜心着书,再或者转投其他家,所以这支儒家情况不太好,算是彻底的没落了。”
可能廖何一直在家,也很少出来表现自己的才华,就因为这个原因吧。
“如今主流的儒家,提倡的是等级分明,只有等级分明,大家才能各自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以至于出现了等级:天,地,皇,王,卿,民,奴七个等级。
前三个等级唯一,所以被大周定为正统,以至于百家之中,儒家独大的局面。
不过随着人皇的没落,诸侯国的崛起,百家才得以复兴起来,有了和儒家争正统的机会。
儒家虽然没落了,但是依旧是大家,围绕着等级制度,儒家又出现了很多影响大的着作,被诸侯国所供奉。
那就是天地君亲师的秩序,君让臣死,臣必须要死,等级秩序不能乱。
儒家可是把这个等级玩出了花样来,又提出了什么三纲五常论,三从四德论,三辞五令论等等,这就是主流儒家的做派,也是各国信奉的儒家主流。”
名气这种东西,不以个人品行论,而是依靠知名度,有点类似信仰。
不管他们提出的东西好坏,能够流行,就代表着有名气。
儒家走的是上层路线,上层又掌握着舆论,财富,和权势。只要能够迎合上层,那么传播起来又快又广。
相反的你看看农家,人家走的是平民下层路线,所以农家一直都在,却没有一个能够叫出名字的,甚至有的农家夫子连名字都不会写。
你说这样的农家,如何去宣扬自己的名气。
话都说不清楚,更不要说去传学了,想要走出去都困难。
“那孟圣的主张呢?”
厉夏这话问完,都不用江夫子解释,廖何自己就解释了起来,毕竟他就是孟圣儒家这一系的。
要说对于这一系的了解,自然他最清楚了。
“孟圣有一项主张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这一系的大贤,又根据这一项主张,提出了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以及:民为主,君为客。
还有:民贵君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