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33章 长安新貌(下)(2/4)
建筑保留,再将其余建筑进行重新的修建,这一点要向几位老师说明。”

    几人点了点头,显然对此并没有异议,而刘瑁见状继续道:“至于具体的建造,我确实有一些想法…”

    “在此之前,从秦到两汉以来,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混乱而没有章法,没有布局,皇宫、官署、民居,交错相处,十分杂乱,因此在我看来在修建新城时不如选择对称的布局。”

    “如此一来便可以使皇宫、皇城、民居三个部分相对分开,其中以一条主干道为中轴线,所有的建筑以这条街道为中心对称建造。”

    “在皇城之外的外郭城中通过二十五条街道将其划分为上百个坊和东西两市,坊间筑墙,内设街道,实行督察制度进行管理,商业交易活动也会被限制于同样呈封闭状态的东、西两市之内,保证秩序的有条不紊。”

    众人听后眼睛全部亮了起来,包括这些儒学宗师在内,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建造一座城市,而且这种模式在之前从未出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这也不由得勾起了他们的兴趣。

    刘瑁的这一提议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如何高明。无非就是唐朝的那套,可是在当时,尚未经历过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年动荡与发展的人们来说,刘瑁提议的构想无异于天马行空,却极具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这样布局的安排更加可以展现出帝王的威严以及国家的强大,因此郑玄饶有兴趣的道:“继续说下去。”

    刘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龙首原南这块平原相对于原长安城来说,地势相对起伏较大,愈向东南,地势愈高。”

    “但是原面开阔,面积更广,选作都城更有回旋的余地。而且更便于从东西两面引水入城,解决城市用水的问题。同时原南依靠山原,将都城与渭河远远隔开,将再无洪水没都的危险。”

    包括郑浑在内的几位专门研究水利方面的大拿们闻言连连点头。

    毕竟对于现在的长安城来说,过于靠近渭河是他的一大弊端,渭河一旦改道将对原长安城造成不小的危害,而如果新城建立在原上,将不再会出现这一问题,而且更加便于引水。

    刘瑁接着道:“至于结构嘛,我计划将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以此为核心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