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审阅,确保公正无偏。
试卷中,有的文章洋洋洒洒,有的则言简意赅,但无一不透露出士子们对大汉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经过数日的紧张工作,最终的榜单很快出炉,并与周不疑的卷子一同送到了刘瑁的面前……
“哦?名单已经出来了吗……”
刘瑁仔细的看了一眼名单,果然不出所料,这录用的三十人中,依旧以世家子弟占据了大多数,寒门子弟加起来都不到十人而且大多在进士科以外的其余几科。
不过刘瑁倒是在这名单中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姓氏……
“孝先、公达、文和,我没记错的话,这里面是你们的儿子吧?”
此时的几名谋主倒是都在现场,只见毛玠和贾诩相视一眼,恭敬地拱手道:“我们不比公达家学渊源,况且也不能我们几人将进士科前几名全包了啊……故此,进士科只有公达他们一家……”
荀攸倒也不掩饰什么,笑着说道:“主公,荀家家大业大,必定是要考取进士科的。”
刘瑁闻言摇了摇头,笑着道:“以后啊,我要让这试卷糊起名来,到时看你们怎么说。”
“哈哈哈哈……”
刘瑁手里拿着周不疑的试卷,感叹一句道:“诸位,看看吧,这进士第一的卷子……”
“不愧是荆州神童啊……听闻还不满二十?主公可得好好用啊!”
“如此年轻,倒是与世子年龄相仿,不如让他与世子为伴!”
“可授之以东宫之官,给世子留着!”
众谋主阅过卷后不禁纷纷赞叹其能,已然决定将之留给刘祺,此子的卷子恢弘大气,条理分明,一看便有贤相之姿……
“就这样吧,准备张榜。”
“诺!”
随着刘瑁的命令,很快,便在贡院外的院墙之上张贴了此次中举三十人的榜单。
这三十人中,各个世家大族就有二十三人,寒门七人。
其中进士科三甲为:周不疑、荀适、崔钦。
除去周不疑外,荀适与崔钦分别为荀攸和崔琰的儿子。
明算科三甲为阚泽、贾模、毛机。
除去阚泽以外,贾模和毛机分别为毛玠和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