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一百五十人,再加上锦衣卫的探查,因此魏国想要趁机作乱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长安城,崇仁坊。
此地位于皇城东侧,是尚书省官员、进京官吏及地方驻京机构的聚集地,因靠近尚书省官署,成为高官居住的黄金地段。
而在此坊的最外侧,有一座并不起眼、门面也颇为朴素的小宅院,此时一个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的青年正对着门房拱手,语气恭谨。
“烦请通禀贵上,零陵蒋琬,特来拜见周不疑兄。”
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虽风尘仆仆,衣衫略显陈旧,但眼神清亮,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气度。
门房打量了他几眼,见其气度不凡,又直呼主人名讳,不敢怠慢,连忙转身入内通报。
不多时,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身形略显单薄,但精神饱满的少年快步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喜。
“公琰!你可算来了!我还一直念叨,算着日子你也该到了!”
来人正是上届科举的进士科状元,如今已是太子刘祺身边得力幕僚的周不疑。
他一把拉住蒋琬的手臂,热情地将他往里拽:“快进来,外面风大。这一路从零陵过来,辛苦了吧?”
蒋琬随着周不疑走进院内,一边打量着这处小巧却雅致的院落,一边羞涩一笑。
“不疑兄说笑了,能得见长安盛景,些许路途劳顿何足挂齿?倒是你,如今身居要职,我这般贸然前来,多有叨扰了……”
“你我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
周不疑引着蒋琬在厅中坐下,亲自为他斟上热茶,“我早说过,以公琰你的才学,区区零陵郡试,岂能难住你?果然拔得头筹!这次省试,可有把握?”
蒋琬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长安才俊如云,更有魏地英才不惧艰险而来,琬不过是侥幸通过郡试,岂敢言把握?只要竭尽全力,便也无愧于心……”
此人正是名扬后世的武侯钦定丞相,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的蒋琬蒋公琰。
荆州零陵郡作为百万人口的上郡,拥有三个科举名额,而蒋琬便是这三人之中的头名。
作为周不疑的同乡,蒋琬此前与周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