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调令》在此等新占区域应如何推行,方能既稳定秩序、恢复税收,又不至过度扰民,引发动荡?”
每一条都与当前的战争军纪、奖惩制度、新占区治理息息相关。
高俊神情专注,提笔作答,引述律令条文精准,论述法理清晰,显然游刃有余。
而在不远处的明史科考场,江东孙氏重臣顾雍之子顾邵,正在考卷上从《汉书》的视角对汉宣帝\"霸王道杂之\"的政策视角进行着解读。
他尽情挥洒着对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的深刻理解,分析着历代兴亡得失,以为当今借鉴……
明算科区域内,从曹魏治下来到此地的桓范,全神贯注地拨动着面前算板上的算筹,他的神情异常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都已消失。
而试卷上的题目,无一不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
“长安、雒阳、弘农三处官仓,现分别存粮五万石、三万石、两万石。今需供给驻扎于关东、荆北、河东、扬州四路前线大军。
假设各路大军每日所需粮草定额相等,试问如何筹划调配,方能以最省民力、最快捷之途,确保四路大军粮秣供应均衡且持续?”
“河内共县城南有一高耸望楼,今我军斥候于某日正午测得其影长为三十步,同时测得一根高为八尺的标杆影长为四尺,试推算出该望楼之大致高度、”
“若欲于黄河某段湍急之处架设浮桥,以利大军通行。
试运用日晷测影之理,结合水流速度与河床地质考量,计算选择何种角度与结构搭建桥墩及连接浮筒,可使浮桥最为稳固,受水流冲击最小,且能承载最大重量?”
……
这些题目,涉及军粮调度、工程测绘、水利计算,桓范手下的算筹翻飞,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嗒嗒声。
在他的计算下,一道道看似繁复的难题在他手中被迅速拆解、演算,他选择明算科,不正是看中了汉帝刘瑁对这些所谓小道的重视,他要用这手中的算筹,为自己博一个光明的未来!
明武科考场内。
“深入剖析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对当前正在进行的青徐战役有何借鉴意义?”
“拟定一份详细的冬季渡过淮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