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违法犯罪,一旦坐实,朕也严惩不贷。如今后但凡遇到相互弹劾之事,内阁与司礼监可各自遴选出合适人选,共同展开调查核验工作,其后将结果呈报御前。至于奏报,可选择联合署名上报,亦可各自单独奏报。”
语毕,内阁和司礼监众臣连忙齐声应道:“谨遵圣谕!”随即便叩头谢恩。
事罢,内阁和司礼监心思各异,不尽相同。毛纪想到的是:“皇帝仍然袒护司礼监。”但是杨廷和想到的是:“皇帝举手之间消除内阁和司礼监的此次争吵,并且将事情圆满解决,看似维护了司礼监,实际上另有目的。”
而司礼监除张永外,各自面上皆有喜色。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情景,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御前争吵之事时常发生,这也是在所难免。诸位先生,切不可过于在意。”
内阁中的大臣们听到皇帝如此说,也知是宽慰他们,见皇帝如此宽容大度,纷纷惶恐地表示不敢当,并齐声谢恩。
紧接着,朱厚照又说道:“今日的御前议事就此结束吧!
随着朱厚照的话音落下,乾清宫内刚刚紧张的气氛一下便烟消云散,内阁众臣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别,然后缓缓退出宫去。
内阁等人出了乾清宫的宫门后,几人在返回内阁的路上,开始的时候相互之间都没有说话,杨廷和见此情形,便首先开口向毛纪问道:“维之,今日幸好有你据理力争啊。”
毛纪闻言说道:“杨阁老何必如此,我是为了江山社稷才有此状。”
杨廷和闻言颔首称赞道:“无愧国之柱臣。”
毛纪却说道:“杨阁老,真不必如此。”
杨廷和知道他对自己拦着不让其发言心中仍愤愤然,便停下脚步,对着毛纪说道:“维之,魏彬毕竟也是掌印太监,也要在御前留些脸面的。”
毛纪哼了一声说道:“魏彬其人最是逢迎奸诈,比那刘瑾还可恶。刘瑾在时,附和贼子刘瑾,见江彬起势,一个堂堂掌印太监竟与将军江彬私结姻亲,其心可诛!”
杨廷和劝道:“这还在宫禁之中,小声!”
毛纪全然不顾杨廷和的劝解说道:“宁夏战事叙功时,此权宦便封自己的弟弟为镇安伯,并将马永成的兄长马永山封为平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