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系统,并且储存足够全国避难所足够使用10年以上的战略物资。
四期是打通各级避难所的地下通道连接,以特级避难所为中心,次级避难所为节点,建成一个巨型地下城。
这项工程计划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为了一项可能也可能不发生的灾难,去发动这么多的资源力量建设,实在是劳民伤财。
(等同于以一己之力去建设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部分。)
激进派认为应该早做准备,发动全国的力量在2120年完成,保守派认为应该徐徐图之,在2160年完工就好了。
最终经过激烈的争斗后,高层们讨论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预期是在2135年完工。在80版的施工基础上,同步进行97版的火种计划建设工作。
不管是2080年版本的火种计划,还是2097年版本火种计划,都是非常完善的考虑到了已知的所有细节。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倘若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天灾,几乎所有人都能幸存下来。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核战就如此突然地爆发了。
“唉,虽然计划并没有完美的进行,但至少还有这么多人活着就好了。”林少瑾暗想道。
吸纳完这一批幸存者,整个武安避难所的人数可以达到接近5万人。他算了算这段时间收集的物资,养活五万人是没啥太大问题。
搜索避难所不仅仅是吸纳了这批幸存者,也同时是获得了这些避难所内的大量电子设备物资,例如目前武安急需的紫光灯和供暖设备。
最近各个探险队们在废土上的搜刮任务进展也很顺利,根据林少瑾的安排,他们第一任务是拆解废土上还保持完好汽车电池。
第二任务是打猎和找建筑材料,这也是极大缓解了避难所的物资紧张问题。
虽然紫光灯的数量仍旧是不足,但有了这些电池,林少瑾就可以部署一个备用的方案了。
他现在正让人将无人居住的地铁站的照明灯管一个个拆下来运回武安,这些全频段的白光灯培育植物生长的效果自然是没有用专业的紫光灯更佳。
但林少瑾认为,能用就行了,有总是比没有要好。之前是考虑武安的能源消耗问题,现在有了大量汽车电池,暂时不需要去